| | | | 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 发布时间:2015-02-04 | | 12月8日~10日,海宁市红十字会与市教育局组织的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在海宁卫校举行。来自海宁市120急救站、海宁市人民医院、海宁市中医院和各乡镇、街道社区等有关医疗单位的39名医务人员以及全市中小学校的64名老师参加了培训。 上午8时,卫生局副局长、红十字会会长祁建良主持简短的开班仪式,明确了举办师资培训班的目的意义并提出了要求和希望。会上,浙江省红十字会现场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副主任唐小妹,海宁市卫生局局长陈培玉、海宁市教育局副局长胡孝明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讲话。 在培训班上,省红十字会的老师讲解了红十字运动知识及红十字会的主要工作职责,应急救护的特点、目的和意义,现场评估、判断意识、呼救求援,现场救护生命链,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还培训了伤救护四项技术,创伤救护之高空坠落伤的现场处理,搬运的方法和原则,交通事故伤应急救护原则及创伤救护检伤分类原则等。 凌杨青老师讲解了灾害事故现场的特点及应急救护原则,紧急避险与逃生之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人为灾害的逃生方法,意外伤害的应急救护,触电、溺水等踩踏事件的现场处理原则。介绍了意识障碍的现场应急救护原则,熟悉癫痫、休克、晕厥现场应急处理方法,掌握冠心病、中风的应急救护措施,掌握气道异物梗阻的现场应急处理方法,糖尿病并发症的现场应急救护原则,中毒、中暑、动物咬(蛰)伤现场处理方法,意外伤害之常见(校园)运动损伤的现场处理方法等。还介绍了AED的使用和实施CPR的步骤及操作方法。 通过培训,学员了解了当今救护新概念;初步掌握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常见急症、意外伤害及突发事件等救护知识和技能;并认识到在急救过程中,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有专业技术才能够救助身边的人。 据悉,本次是根据《海宁市红十字会2014年工作要点》(海红[2014]2号)文件精神,为壮大我市应急救护师资队伍,提高我市各医疗单位医务人员、各中小学校老师应对突发意外伤害和处置应急事件的能力。树立了救护一个生命,就帮助了一个家庭。突发意外中,在专业医护人员赶到前实施应急救护,应该是全社会掌握的技能的思想意识。 师资培训班共5天,三天为教学与实践,后二天为操作考核。学员们个个都要认真参加培训经努力学习,参加考核顺利完成了师资培训工作,培训合格者颁发浙江省现场救护培训师资合格证书。为社会输送了应急救护的有生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