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开学季,海宁卫校新的学期即将拉开序幕,今年新加入护理教师团队的庄思学老师在组内骨干教师的指导下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并在专业组内进行试讲,帮助新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在正式的上课中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像庄老师这样的新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站上讲台,除了自身努力外,和学校重视新教师的培养也休戚相关。为使新教师能够尽快成长为教学教育能力出众的合格教师,学校出台了一些列培养方案:一、导师制培养。实行新教师培养导师制,搞好“传、帮、带”, “传”即传授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帮”即帮助新教师熟悉教材、课程标准,掌握教学基本功;“带”即以身作则,帮助新教师树立良好的教学作风和思想作风;二、“跟学”制度。为新教师安排一位有经验的班主任指导新教师学习教育工作,参与班级管理,熟悉中职学生特点,培养新教师学习和实践班主任工作。三、鼓励听课。鼓励新教师多听课,多跨专业听课,每学期不少于20课时。通过听课对其他教师的课堂进行仔细观摩,修正自身教学不足;四、教学汇报课。新教师每学期一节汇报课(连续三年),通过汇报课展现新教师风采,考察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进一步检验和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五、成长档案。建立新教师成长档案,对教学常规、教学基本功、班主任工作等进行量化考核,记录成长轨迹,帮助新教师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对学校的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新教师的培养,引导新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为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而努力。
(基础护理教研组 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