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海宁卫校17级中专护理、助产、药剂、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学生进入全省各医院开始临床实习。
近年来,海宁卫校狠抓教育教学管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紧紧围绕 “天使育人工程”——塑天使形、育天使心、铸天使魂的育人育才目标,开展实习管理工作,多举措保证实习质量。
一是全员参与实习管理。遵循以安全管理托底、以质量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医院、家长、学生等多方管理,把好“实习前期、实习中期、实习后期”三个关键期,使实习管理的粗放型、经验化转变为精细型、科学化管理模式。
二是健全实习管理网络。形成学校、医院、学生、家长、社会交叉重叠的实习管理体系,发挥管理载体,通过电话、QQ、月报表、实习检查等及时掌握学生实习动态。
三是重视岗前系列化教育,加强德育渗透,营造职业氛围。举行由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各级护理学会专家领导等参加的“传光授帽”仪式,学生进行庄严宣誓,传承和发扬南丁格尔精神。组织培训实习组长,召开岗前动员大会,提出实习管理目标,加强实习安全教育,开展专业指导。专门召开家长会,积极发挥家长的监管职责与学生的自我管理,多批多次组织讨论,如何提高实习质量,防范违纪违规,提高医院的满意度,保证实习的规范有效。
四是加强实习期间检查。暑假期间老师走进医院开展实习检查,开展实习管理的调研,及时听取医院的反馈与评价,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查找问题及时整改,加强安全教育,防范安全隐患及违纪违规现象。
五是督促学生主动学习。为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切实提高实习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实现专业与执业考试或执业岗位的对接目标,通过信息化载体组织理论考试,激发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
实习是卫生类中职学校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实习生职业技能、综合素质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学生适应从学校到岗位的转变的桥梁。海宁卫校一直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实习管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实习生在实习单位评价普遍较高,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达99%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