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随着最后一个遴选班级1602班宁波方向升学遴选考试的结束,至此,整个16级五年一贯制班级的遴选考试都顺利落下了帷幕。同学们欣喜地作别了依依不舍的校园生活,开始为下一阶段实习做起了准备。而我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在周晓红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也深刻地体验了一番作为一个操作指导老师的日常,从中见证了同学们的蜕变,同时也获得了自身的成长。
我和1601班同学的初次相遇是在5月中旬。那时的我刚刚结束了将近10个月的临床实习生活,重新回到了校园。但这次我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一名青涩懵懂的学生逐渐过渡为亟需磨砺的见习教师。见面伊始,我便被同学们的激情所感染,提问时,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操作中,一次次争分夺秒的练习;疲惫下,一张张乐在其中的笑脸。包括后来的1602、1603班,尽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总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始终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状态,但他们始终没有停下追逐完美的脚步,这所表现出来坚忍不拔、顽强奋斗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同时,同学们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引发了我和周老师的深思: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去避免这些也为我们今后的辅导工作的重点指明了一定的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还是1601班杨晶晶、刘霞两位操作小组长的奉献敬业精神。作为小老师,她们甘心为团队、为同学付出。仍还记得当最后一次操作课结束的铃声即将响起之时,出于公平考虑,周老师好心提醒杨晶晶同学:“不要光顾着给小组成员指正错误了,可以自己也练一下。”结果她的回答让人立马肃然起敬起来:“老师,同学们的操作有的问题还较多,我还是指导她们吧。”还有刘霞同学在看了每位同伴的操作后,默默地记录下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事后给予了及时有效的反馈。在她们两个身上,我看到了海卫学子所表现出来的互帮互助的友爱之情以及高度的责任心,这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每位老师都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各自的学生。除了周老师带领的1601、1602和1603班外,还有袁芬老师执教的衢州班以及庄思学老师和金小燕老师共同辅导的金华班。同样地,同学们也都在平时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练习,而老师们则想方设法地提高大家的练习效率。
一朝一夕争风采,拼尽全力为明天。经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每位同学都珍惜着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在考试场上展示着最好的自己。我也想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大家。“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是我偶然间在一位舟山班同学的资料板上看到的一句话。我不是在推崇这样一种略显偏激的想法,而是想说明:在当代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十分的必要。不光是为了备战遴选考,在今后的高校学习乃至工作中,同学们仍需坚持认真学习,以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
长路漫漫,求索之路当不可断。祝福海卫学子能够拥有更多个激情如初的明媚初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