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卫校的车棚里,随着“滴”的一声,电工崔师傅在一台机器上投下一元硬币,接着按下一个键,将电动车充电器插头插入电源插口进行充电,一元钱能充4小时。“以前经常是上班时充好电,下班时拔掉电源,因为充电时间长,每次拔掉充电器的时候都很烫,总觉得心里慌慌的,现在有了这个智能充电设备,真是比以前充电方便安全多了,同时还解决了学校里充电插座不够,充电难的问题。”崔师傅在体验过后对充电设施赞不绝口。
电动车是学校师生比较常用的交通工具,据统计,单位共有一百多辆的电动车。为了让员工能给电动车充电,车棚里都安装了几个电源插口,可24小时供电,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因为长时间充电导致充电器持续发热而着火,从而导致电动车自燃事故。另外充电插座不足,充电处拥挤的问题也让学校十分困扰。针对这个问题,海宁卫校对接了市保安公司对充电装置进行智能化的改造。
近日,学校投入近七千元的资金新采购并安装了一批电动车智能充电设备,共安装了3个智能充电控制设备,接入了30个电源插口。据介绍,一个控制装置可同时供1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教职工如需充电,可先投币,接着在充电控制装置的电子显示屏上选择“充电插座编号”,即可充电。有了智能充电设备,一方面电动车充电完成后可以自动断电,不但保护电瓶还能防止因过度充电而引发火灾;另一方面,与改造前相比一年预计可节省电费50%以上,帮助本校节省用电成本。同时达到了消除用电安全隐患,倡导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校园”的目的。
近年来,在校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全面开展,从资源节约、粮食节约,向绿色科技和绿色教育不断创新,理念得到不断提升。培养具有环保、节约理念的生态文明建设者是学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校园,要积极引导师生从我做起,使绿色校园的观念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