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概况党群工作教学科研德育工作招生就业成人教育学生天地省“双高”申报材料专栏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工作 > 德育科研
  
 德育工作
 规章制度
 工作交流
 主题活动
 师德师风
 班级风采
 禁毒教育宣传
 嘉兴市徐元智班主任工作室
 活动资讯
 成果展示
 德育科研

钱江潮网-反邪教宣教

凯风网—反邪教宣教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卫生部

国家教育部

浙江省卫生厅

浙江省教育厅

嘉兴卫生局

嘉兴教育局

浙江省禁毒网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海宁市人才网

海宁市教育局

海宁市卫生局

海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牵手“焦点解决” 收获“神话般意外”(嘉善中专 王阅繁)
发布时间:2019-01-17
 

【内容摘要】“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认为每个人都是解决自身问题的专家,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以正向为焦点的思考以及发掘“例外”情况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本文以中职班主任的视角,列举班级中的各个相关个案为例,探究焦点解决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焦点解决,中职,班主任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两扇门,一扇叫“我能行”,一扇叫“我不行”。打开“我能行”,我们看到的是智慧、创造、自信;打开“我不行”,我们看到的是胆怯、无能、自卑。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找到开启自信之门的金钥匙。然而,这样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却常常无法让人感到满意。我们有理由对职校班主任平时的工作状态进行反思,思考工作中是否有误区,使我们的付出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职校班主任工作的误区

(一)班级目标不够具体化,经常出现“救火队员”式的班级管理

每个学期初班主任都会制订班级计划,可很少有班主任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长处与不足、班级学生群体特征,进而制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班级目标。由于对学生群体组成没有研究,导致班级目标模糊,不利于学生的遵从与操作。

由于班级目标的模糊,一些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后,许多班主任自然进入另一个必须扮演的角色——救火队员,去做必须的工作——学生的批评教育和事件的处理。如果有一个明确的班级目标,细分成学生个体的德育目标,当事件出现预兆时,事件主体和相关学生必然会进入相应的德育情景,进而启动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班级管理过于底线教育,缺少正向导向

由于职校生源及专业的特点,其中不乏许多在初中时就表现不好的学生。于是,一些班主任在制订班级管理目标时,将班级目标放在底线,明确将底线交待给学生,认为只要守住了底线,也就达到了班级管理目标。

在这样一个底线教育的导向下,在极少数较低道德意识的同学影响下,使得班级中原本那些积极向上的群体逐渐瓦解。   

 

(三)没有关注小改变,没注意“滚雪球”现象

许多职校生心中对成功的体验、教师的肯定是极其渴望的。然而,由于班主任工作中的大意,学生身上发生的一些小改变,并没有得到老师的关注,甚至认为认为这种“小改变”还不值得去表扬、去推动,让一个个教育的契机如浪花般逝去。

 

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与职校班级管理需求的吻合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是后现代建构主义咨询流派中的一种,是一种正向目标解决导向的治疗模式。他有三个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从中可以看出,这一咨询模式不是过分地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而强调的是焦点问题的解决,同时能在短期内收到预期效果。具体来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非常注重来访者现在的问题解决,并且相信来访者本身具有解决问题的经验和优势,咨询师要做的就是充分引导来访者探索或发现自己身上的正向力量,促使来访者自己构建“未来”的目标,促使问题的解决。

这是一种通过“积极建筑的方式”寻找解决之路的全新助人模式,其内在核心精神有:事出并非定有因;合作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来访者是自身问题的专家;从正向的意义出发,小改变带动大改变;凡事都有例外,有例外就能解决问题等等。这些理念为我们中职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视角:

首先,许多学生是因为中考失利没进入重点高中或普高才进入职校,绝大多数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因此,一些职校生没有学习动力,也缺少学习目标,课堂违纪行为常有发生。

其次,由于许多学生在初中时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在这个叛逆心理产生的阶段,必然会在行为规范上出现一些问题,以此弥补自我心理的平衡,因此不时发生违反校纪校规的事件。

再次,一些学生在初中时,得到的表扬相对较少,而得到的批评相对较多,特别是严重问题学生,这些学生受过很多批评教育,已到软硬不吃的地步,在他们身上很少有正向的、积极的行为表现。

最后,许多职校生缺乏成功的体验,缺乏被表彰和奖励的体验,说到底就是得到的正向引导太少,美好事物在自身的展示和体验太少。

因此,从职校学生群体构成特点、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理论基本理念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以正向未来导向、振奋性引导,从例外介入,解决就在其中。这些理论与职校生的德育发展需求是相吻合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这样的方法,积极帮助职校班级管理。

 

三、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助力职校班主任工作

(一)设定正向目标——让咨询者化抱怨为动力

在学校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过程中,辅导老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与引导来访者澄清咨询目标。这种目标是明确具体且可观察,是合理且可达到的,同时也是正向积极的。辅导老师把会谈焦点直接指向“来访者希望事件如何发生变化,使变化发生需要哪些条件,来访者需要做些什么以保持变化”等问题。这种以“可以做什么让问题不再继续下去”替代“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的咨询技巧,让来访者不再纠缠问题的原因,而直接指向目标,寻找解决之道。这样做能避免当事人只是一味地停留在抱怨自己的处境和困难的层面,而是比较明确地去澄清自己的期待,并开始为解决问题做准备。

案例1

我们班学生小辉的父亲急冲冲地来到我办公室,刚进门就不停地讲,讲他对儿子的不满。

辉爸:“这段时间孩子回来,我只是和他多说了会话,他马上就不耐烦了,这不,昨天晚上居然没回来。老师,这孩子可怎么管啊,我也是操碎了心啊!”

     我(站起来给这位焦急不安的爸爸倒了杯水):“小辉爸爸,我理解你现在的心情,看来你是真的很难过,也非常生气。”(运用“共情”技术)

辉爸:“是啊是啊,他真是不太懂事,怎么这样和父母说话的呀!”

我:“这么说,你希望和孩子之间可以有怎样的交谈呢”(运用“目标架构”技术)

辉爸:“我只是希望我们不要像现在这么一说话就吵,他这么大了,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像朋友一样交谈啊……”

我:“那你觉得以前有没有什么时候,孩子是比较愿意听你讲,愿意和你沟通的呢”

……

 

这是一个因为沟通出现问题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的事例。一开始家长不断地抱怨,但随着“你希望和孩子可以有怎样的谈话”这一个目标架构的出现,家长的抱怨马上停止,并且由抱怨转换为期待。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会有思维定势,比如所有问题都要追问为什么。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今天为什么迟到啊”“你为什么退步了啊”等无数个“为什么”,而一味地寻求原因相当耗时耗力,也使得学生感到无助和难过。

事出并非定有因,有时候我们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查找原因,意义并不大。

 

(二)寻找例外事件——相信学生自己是问题解决的专家

寻找“例外”是焦点解决心理咨询法中最具特色的咨询技术之一。这一理论认为“任何问题都有例外”,这里的“例外”是指“问题不发生的时候”,或者“问题的发生不是特别严重”的时候。咨询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来访者寻找这种例外,甚至创造这种例外,积极正向地引导来访者去回忆这种例外是如何发生的。找到了这种例外,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以前碰到类似的困难,你是如何处理的”“有没有哪一次成功的经验可以解决你现在的问题”“你想你需要做些什么,可以使你能再次成功地做到过去曾做到过的事”寻找例外事件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才是解决问题的专家。

案例2

高一下学期,我发现班上刚转学来的小徐特别聪明机灵,文化课成绩不错,但是数学却一团糟。一般老师会这么问:“你为什么文化课这么好,数学怎么学不好是不是偷懒啊”抑或一遍遍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学习数学有多么重要。

而运用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法,过程是这样的:

老师:“小徐,看到你的数学成绩,我也很着急。但我相信你也想把数学学好的,对吧”

小徐:“是啊,我也想学好,只是一直这样差,学不好啊。”

老师:“你说得‘一直’是指从小学开始就这样吗”

小徐:“恩,对,一直学不好。”

老师:“那你好好想想,刚开始学的时候也跟其他同学差距这样大吗”(寻找例外事件)

小徐:“好像没有。”

老师:“具体什么时候的事”

小徐开始回忆,讲述。

老师:“那个时候你记数学公式这么快啊太棒了!说说你是如何做到的。”(继续进行例外提问)

小徐讲述,老师引导学生说出所有能找的到的数学学得好的事件。

老师:“那个时候你的学习方法真好,你觉得自己现在做出怎样的改变才能提高你的数学成绩呢具体说下。”(运用“具体化”技术)

小徐开始讲述。

 

在教育学生时,往往用说教的方式喋喋不休地讲,结果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问题关键是我们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潜能,没有激发学生内在的改变动机。班主任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替学生解决所有问题。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可以借助原有的成功经验与资源改变自己,相信学生自己是问题解决的专家。这种尊重和信任不仅能改善师生关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三)奇迹式询问——让学生预见美好的未来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重点在于来访者想要什么不一样的生活,而不在于探究问题的成因。奇迹式询问,是指依照来访者的参照架构,想象“问题解决了,或者困扰来访者的问题不存在时”的美好景象,以此引导来访者主动探寻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法。其主要问询方式有奇迹式询问、水晶球问句、拟人化问句和结局式问句。比如“我有一个奇特的问题想问你,让我们假设,你睡着的时候奇迹发生了,这个奇迹就是,困扰你的问题突然解决了,那么,当你第二天早晨起来的时候,会有什么会不一样有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奇迹发生了”“如果在你面前有一个水晶球,可以看到未来,想象一下,当你的问题解决了,你会看到你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案例3

小陆是我们班的一个男生,开学时他的父亲就告诉我他有先天疾病,无法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而他本人敏感多疑,消极自卑。在班级里,他和同学交往很少,他总感觉自己与别的同学合不来,所以一直独来独往。我决定找她好好聊聊。跟他的谈话中,我运用了奇迹式询问的技巧。

我:“我知道,其实你也很想摆脱这种困境。我们来想象一下,这里有一个水晶球,可以看到你的未来。假如你看到突然有一天,你和周围同学的关系都变得很友好,很密切了,你猜那时的你可能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奇迹式询问)

小陆:“我很难想象,似乎不可能。”

我:“没关系,我们试试看,发挥你的想象力,好吗来,我们闭上眼,深呼吸,放松,我相信,你可以的,我们一起发挥你的想象力。” (奇迹式询问)

小陆按照我说的做,过了十秒后开始叙说:“……我看到自己和辉(他的同桌)在体育馆打篮球,我们玩得很开心……同学的笔掉到地上了,我帮她捡起来,她谢谢我……”

我:“太好了,上面所描述的迹象,过去是否发生过”

……

在我的引导下,小陆开始发挥想象,他告诉我他所期望的同学关系是大家相互帮助,可以相互嬉闹玩耍,非常团结等。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当才是真正的问题。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用一切积极的方法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并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奇迹式询问有助于学生对所期望的问题解决方案产生清晰、具体、可操作性的描述(即对所期望的解决方案的清楚呈现或建构)。在此过程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过去。这样一方面暗示了学生能找到自己问题的解决之道,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四)振奋性引导——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振奋性引导是指对来访者的支持。咨询师在来访者旁边为他喝彩、加油、支持和肯定,尤其是当来访者找到例外、解决问题的方法时。振奋性引导有助于营造正向、积极、乐观、期待改变的氛围。经常使用的话语有“真棒!你是怎么做到的”“很有想法,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法。”等。

案例4

小杰是个思路敏捷,知识面广的男生,但是他一上政治课就趴桌上睡觉。政治老师找他谈过多次,效果不佳。

这周的政治课,我悄悄坐到了教室后面。不出所料,小杰没睡觉。第二天也没有睡觉。

我找他到办公室,故作惊喜:“小杰,这几节政治课,你不但没睡觉,看起来很认真,你是怎么做到的”(振奋性引导)

小杰挠了挠头,有点儿不好意思:“您坐在后面,我不敢不听,这样就不会睡了。”

我继续问:“听起来,政治课睡觉好像不是你不能控制的,而是你没有认真听、认真记笔记,对吗”

小杰支支吾吾:“我想……应该是这样。”

我:“太好了!这样的话,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哦!”(振奋性引导)

小杰:“如果上课认真记笔记,应该不会睡着了!”

我:“不错哦,我看好你,希望你更优秀!”

……

对于学生取得的小进步,问题学生身上发生的小改变,班主任都要及时给予正确的评价和表扬,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感受到自我价值、自我成就,让他们看到希望,以此激发其进步的内在潜力。每个学生的内心都充满着被发现、被肯定、被赞美的渴望,如果班主任能够传递给学生一种“你值得信任”的感觉,学生就能逐渐发现自己的能力,进而激发更大的进步动力。

 

班主任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学生,要处理的大部分都是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困扰等方面的问题,其性质多属于适应性问题,所以具有发展性的、正向鼓励性的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模式比较适合他们。同时,这种咨询模式对中职班主任而言,比较简单和容易掌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够借鉴和吸收它的理论精髓,转换我们的工作视角,就能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并最终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版权所有:2016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 学校地址:浙江省海宁市文苑南路201号
邮编:314400 电话:0573-87072497 87072406
校长信箱:medicalshn@mail.jxptt.zj.cn 浙ICP备090798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