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校概况党群工作教学科研德育工作招生就业成人教育学生天地省“双高”申报材料专栏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德育工作 > 德育科研
  
 德育工作
 规章制度
 工作交流
 主题活动
 师德师风
 班级风采
 禁毒教育宣传
 嘉兴市徐元智班主任工作室
 活动资讯
 成果展示
 德育科研

钱江潮网-反邪教宣教

凯风网—反邪教宣教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卫生部

国家教育部

浙江省卫生厅

浙江省教育厅

嘉兴卫生局

嘉兴教育局

浙江省禁毒网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海宁市人才网

海宁市教育局

海宁市卫生局

海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智爱”教育(秀水中等专业学校 吴晶)
发布时间:2019-01-17
 

【摘要】师爱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什么是真正的师爱怎样去爱我认为真正的师爱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信任他们的能力,进而启发他们的灵魂,这就需要有爱的艺术和教育的智慧。“智爱”教育强调的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责任担当,通过平等对话、共同解决、把错误当成成长契机等手段培养学生成为真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智慧;爱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爱是教育的根本,但智慧的爱才是教育的关键。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智慧的教育重视生命本体的体验和发展,解人生之惑,促使生命焕发生机,具有个性化和人性化的特点,它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终极目标。融入教育智慧的师爱才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师爱的力量,取得德育教育的实效。爱的教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艺术。

一、“智爱”教育的基本内涵 

“智爱”教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和养成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以及能力的达成,把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适应社会作为培养目标。“智爱”教育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信任学生,培养学生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共情并勇于承担责任的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变化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

二、“智爱”教育实施方法

(一)爱是第一位的,做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的老师。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教育事业中,有了爱才有责任,有了负责任的态度才会有爱的行为。但在教育实践中,仅有由爱而来的责任往往很难发挥师爱的神奇力量。詹姆士·滕尼博士为自己的博士论文做过一项检验关爱的感知水平的研究。研究发现,老师们都认为自己非常关爱学生们,但学生们感受到的来自老师的关爱却微乎其微。如何搭建师生情感之桥,做一位能走进学生心里的老师,这就需要“智爱”。

1、倾听孩子,了解他们的灵魂。

“智爱”教育的先决条件就是学会倾听孩子的心灵,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认真对待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那时他们才能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关爱。为此,我充分利用好每个晚自习的时间,与孩子们谈心沟通,交流思想。我谈心的方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和一个孩子一起坐在教室的门外聊天。这种方式的聊天,话题和学生的选择是有针对性的,往往选择那些在白天观察到或听到有一些异样的孩子,比如:早自习萎靡不振或是课间看起来闷闷不乐的;第二种是坐到孩子们中间聊天,一会坐在这一堆,一会坐在那一堆。这种方式的聊天,话题则是开放的、随机的;第三种是全班型的聊天,分享假期生活,讨论热点新闻,抑或聊聊班级的近况。这种聊天方式,话题是具有时间性和目的性的。

用学生的话来说,“晶姐,你值班的晚上,我们班才是最吵的。”但也正是因为我花了大量时间在和孩子聊天、互动,所以他们非常信任我。谁想家了,谁几天没睡好了,谁不喜欢哪个任课老师了,都会跟我说,甚至连自己是领养的孩子或者是喜欢上某某人了,自己满脑子都是他,可马上要自考了,担心影响学习,这样的小秘密也会告诉我。

2、指导孩子,与他们一起行动。

有质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凡事要和孩子们一起行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他们参与做决定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班级管理中,老师都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学生主体性的体现需要老师花大量时间在幕后的指导。

教室里的装饰是我与孩子们一起设计布置的;非心理类的班会,我会和孩子们一起策划,指导他们怎么写策划书、主持稿,怎么做主持人,怎么调动班级同学氛围。我会和孩子们一起商量班级的事务,制定班规、商量本学期的各项活动,自考复习计划。一次次沟通、协调、实践,孩子们变得胆子更大、组织力更强、责任心更强,而我们的关系也走得越来越近。

多形式的谈话交流和活动组织,让孩子们感受到我的爱,也让孩子们信任我、接受我,同样的,我也收获到了孩子对我的爱。我总能听到我班的孩子说:“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遇到了传说中的班主任。”他们总是努力用行动达到我的期望值,并时常用自己的所学给我惊喜。

(二)正确看待犯错,把错误转化为“机会成本”。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普遍现象:每次孩子们犯错,不管这件事和老师是否有关,老师都会被孩子们划分在对立面。在一些孩子们的心里,自己犯错的原因、过程和内心想法在老师眼里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我犯错了,所以老师一定就会罚我。哪怕这些学生知道自己的行为有错,可还是会本能地抵触老师、对抗老师。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角色的天然属性,另一方面,是大多数教师处理学生犯错行为的前期影响。 “智爱”教育则认为学生犯错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新契机。

再好的人都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孩子成绩起伏、小错不断、做事粗心,这是学生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要清醒、理智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客观地对待这些犯错的孩子,并能从这些错误中找到教育的切入口,进而坚定对孩子的教育信念,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当发现孩子犯错后,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鼓励解决问题而不是或威胁或惩罚的氛围,要去帮助他们理解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并一起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帮助他们培养建立起责任意识。

在“智爱”教育的观念指导下,每次有孩子犯错了,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是:老师想知道你真实的想法,我从来都不只听一方的说辞,哪怕这一方来自老师;或者是你告诉我吧,你不告诉我你的真实的想法,那我如何帮助你呢再或者是,犯了错,某种程度上是好事,因为你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也是收获成长。

久而久之,当学生们犯错了,不会再和我产生激烈的矛盾冲突,有的时候,甚至会出现一些有意思的场面:他们犯错,敢直面我们系的政教,却不敢看我失望的眼神。他们渐渐的意识到,他们与我并不是敌对双方,我们更像是家人。所以他们意识到犯了错,就会第一时间告诉我。“智爱”教育会将我们融为一体,共同解决问题,学会承担责任。

(三)“圆盘式”教育,让孩子成为班级的中心。

  在《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一书中,王春晓老师谈到,  教师是学生一生的指导者,但不是学生一生的承包者。学生怎么样地度过一生,首先是他自己的事,某个班主任不过是他众多帮助者中的一个而已,对许多孩子来说,我们只是一个过客。所以做好班主任,要有所为,更要有所不为,要与学生一起在商量中出主意,在信任中生力量。

管理上,我自创“圆盘式”的班级管理模式,班委是圆心,课代表是辐射线,学生便是圆盘上的点,而班主任就是圆盘的边界线,既以点带面地全面培养,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又给孩子们独立自主的发挥空间,还能由班主任协助把好基础底线。

实践中,我特别注重对班委的培养。第一年我会手把手地教,第二年只给建议,鼓励班委自己拿主意。对班委的分工是很明确的,一个职位一份责任,每一个班委都要能表率、敢担当。由于我带的班都是自考班,因此我也格外重视对自考课代表的培养。另外,我还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能力偏向,因材施教、特色培养,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提供平台,全力支持他们去系学生会、校学生会,甚至是院部学生会锻炼自己。

“圆盘式”的教育让我成为了一个“苦一年+舒服两年”的班主任,到第二年,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从早上打扫卫生、午自习到晚自习,班级里一切井然有序。孩子们不但能管好自己,而且还内部消化问题矛盾。班级的一些表册,他们会自己写好,班级里的小摩擦,他们自己就能化解,甚至还会帮我做一些事情。而我只需要默默地观察着,防止一些不良的苗头出现。这样的习惯和氛围的形成背后,是“圆盘式”教育的成果,更是 “智爱”教育的成果。

三、结语

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就是一场没有尽头的爱的修行,是一门需要能力和智慧的艺术,是一段灵魂互相温暖抚慰的旅程。“智爱”教育让教育充满爱,让爱散发智慧,关注学生生命本体的需求,使生命茁壮成长,让师生之间能互相信任、关爱,甚至共情,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成为一个有德行、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参考文献:

[1]赵利春.学校班级管理之我见[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9.

[2]曹永浩.牵手德育:情的境界.爱的智慧.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03).

[3]王春晓.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1.

[4]·尼尔森.·洛特.斯蒂芬·格伦.梁帅.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11.

[5]申晶晶.生命教育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02).






版权所有:2016浙江省海宁卫生学校 学校地址:浙江省海宁市文苑南路201号
邮编:314400 电话:0573-87072497 87072406
邮箱:jxdblue1986@163.com 浙ICP备090798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