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第一章讲的就是鼓励,而鼓励也是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一直奉行做事风格之一,这里强调了成功的三个信念,体现自己的价值,而成功的四项技能是我是第一次在本书中知晓。
在第二章的思维模式中还讲到了正面管教的方法与传统学派的对比,里面更多体现了正面管教的主动性和共鸣性,而不是一味地奖罚分明,特别是活动“问与告诉”,多少让我所感悟,在教育学生中我虽会主动鼓励和帮助学生,但是更多时候还是会用告诉式的说教,其实有时候反问让学生思考,确实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有用,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感到自己更有能力。
第21页“正面管教的实际应用”让我想到了一个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共鸣,如果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以哭的形式表达,不要马上满足孩子的愿望,那就让孩子哭,一直到哭够为止,只需要给孩子一个拥抱。
鼓励还是需要技巧和前人的借鉴,同时书本中的案例也可以在以后的班会课上加以运用。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感悟之二
第七章专注于解决方案,特别是第104页的表格,“我受到的惩罚”中“课后留堂”,“我决定做的事”,“留下来,假装做功课”,对于教授高考班的我来说,让学生留堂也是惩罚之一,留下的学生中部分人肯定也是假装做功课做给老师学生看,学生心中难免有几分不情愿,看了一遍书对于书中讲的3R1H还需多加领悟,工具卡内容丰富,我的想法是现在所带的高考班还剩最后的一年高三,许多规矩已经基本形成,也不打算实行,等下一届的新生平行班可以在网站购买工具卡后试行,也许是教育类书近年来看的较少,选择轮似乎也挺新颖。在中职类学校不比小学生那么容易受管教,必须得整理一套适合中职生的管理模式,很多时候中职生后两年已经学习融入社会的新知识,教会他们适应社会的人生哲理。
嘉兴技师学院 黄佩虹
2017年8月4日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一)
从改变自己开始
看了这本书的目录感觉是一本讲大道理的书,这些道理平时我们都懂,所以要耐心的逐字逐句的看下来起初我是有些静不下心来的,但是翻看了几个章节之后,我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住了,认真看完以后,我要说的是,要想改变学生,得先改变自己。
正面管教是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让学生们参与专注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惩罚和奖励的被动接受者。让学生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使他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这就要求我们要抛弃过去那种错误的观念“想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我在以前教育学生时,对于特别调皮的会严厉地训斥,学生表面上听话了,而实际心里很不服气。的确,惩罚虽然能暂时制止不良行为,但不能永久性的地解决问题。学生只有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所以,只有通过鼓励帮助他们体验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才能获得长期的积极效果。他们的感受力强,但表达能力却弱。需要我们老师和家长认真解读,而不是通过打骂来压制孩子的错误行为,从长远来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问题。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二)
用好“鼓励”这个武器
书中第三章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和善而坚定的领导者,运用鼓励,而不是赞扬和奖励”,这就是说我们要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看完后,我对鼓励与赞扬的区别有了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赞扬针对的是做事的人,而鼓励针对的是行为;赞扬是评价式的,而鼓励是自我指向的;赞扬的长期效果是让被表扬对象依赖于他人,而鼓励则能让人自信。我们经常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往往想着鼓励他们却变成了赞扬。
怎样鼓励才能起到这个作用呢我觉得有两方面:
一、单纯描述他做了什么
注意学生活动的过程,描述看到他们做了什么。例如,我们可以说,“我看到你给同桌进行了数学辅导。”不要告诉他是友好的、乐于助人的,让他自己得出结论会更好一些。鼓励应该强调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对学生本人的关注。
二、询问
当学生做得好时,不要表扬“太棒了、太聪明了”之类的话。实际上,这种反应有可能增加学生对赞赏的依赖,反而降低了对工作的兴趣和乐趣。更尊重和更支持学生的方式不是对工作做出判断,而是询问有关他们过程的问题。
例如 “你怎么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
鼓励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成就和行为,可以帮助他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觉良好。
刘俊斐
赋予力量的沟通技巧
读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第六章中“赋予力量的4个沟通技巧”的内容,感触很深。在担任班主任过程中,当我说出令学生沮丧的话语时,学生就会向远离我的方向走;当我说出鼓励的话语时,学生就像靠近我的方向走。书中还总结了4中沟通技巧,受益颇深。
第一、说到做到。
学生更多的听老师的行为,而不是听老师的语言。如果老师用大量的时间说、命令、要求和告诉,但却不用行动执行,学生就会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老师在说之前,必须要认真考虑是否能将行动执行到底。
第二、说话简短。
如果老师注意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并且情况似乎变得越来越失控,就要努力做到说话简短。试一试用一个词,或者不超过10个词的短句。
第三、直觉说话。
大多数时候,我们说的话来自与头脑。在教室里,我们用感觉词汇根据内心和直觉说话是很好的。通过书本上的举例,设想如果我是学生,我想我更希望听到直觉说话,直觉的话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
第四、双向谈话。
像打网球一样,如果球打过去没人接,那么是很没劲的事,如果来回对打若干次的球会令人非常兴奋,谈话也是如此,两个人轮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改善我们的沟通技巧。
学生们需要鼓励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第一章“正面管教:一种鼓励模式”,深深的吸引了我。
第一段中写道“老师们普遍实行的是以奖励和惩罚为基础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学生”。想想自己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看了第一章我开始反思自己。
在正面管教的教室中,学生们能受到尊重的对待,有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面管教的愿景是,孩子们在学校里遭遇失败时永远不会被羞辱,而是通过有机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感觉到自己被赋予了力量。书本例举了帮助学生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四项技能”,并详细的说明了这七项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
当我们愿意放弃对学生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学生们共同努力时,正面管教才会有效。当学生们受到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机会选择而不是被命令,并与其他人一起解决问题时,会变成合作、协同和相互尊重的气氛,教学工作也会变得很轻松。
|